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探索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探索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掀起新一轮“课内比教学”的热潮

为了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新学期,我校组织开展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探索活动:由前去杜郎口学校参观学习的老师各讲一节学习研讨课,供广大教师讨论、交流、探索。由此掀起新一轮“课内比教学”热潮。

此次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认真研讨,主讲老师虚心吸取杜郎口教学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大胆实践,呈现出有模仿、有改进、有创新的特点。课后,各年级备课组又组织讨论、总结,看哪些学科、哪种方法可借鉴,哪些需改进,哪些创新方式可推广。新一轮“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新思路、比出新教法、比出引导学生乐学、会学,也将比出一大批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来。五中实验中学“课内比教学”正在进行时……

黄晓黎老师认真思考着学生的回答

程恒忠老师与学生互动

孙俞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杨志强老师聆听学生的发言

闫芳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题

陈晓东老师正在讲解英语词组

 

附教师教学有感: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

黄晓黎

杜郎口教学模式回归了教育本真:发展学生、解放自己、关注生命,张扬了孩子的个性,奠定了孩子的自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他们在参与中快乐着,在快乐中幸福着,在幸福中成长着,激发了孩子内在潜力,促进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健康成长。

杜郎口中学特色是:一是办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濡养人。校园一切文化因子,来自于自创,涵咏人的思想,让师生享有主人感、成就感,既是他们前进的旗帜,又是他们奋进的方向。二是个性张扬的特色课堂,发展人。课堂是师生提升自己的练兵场,他们全神贯注投入度、有效预习认知度、个性张扬自由度、动手实践深入度,充分展示他们风采,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展示中、发现中、板演中。三是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吸引人。定位准确教师,让他们有大理念,明白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策划者;反思自励教师,让他们大成长,让他们把自己反思称为自己成长的阶梯;功底深厚的教师,让他们有大视野,功夫在课堂外,他们“充电”、交流、研讨,他们才是胸有成竹的引路人,而不是风尘仆仆的赶路人。

反思自己的课堂:改观念――清洗大脑,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改教法――调整课堂,重视学习习惯养成;改学法――激活心智,强调思维品质培养;改评价――服务导航,在赏识中增进自信,让平凡变优秀,让优秀变一流。

师生互动,让学生有主人感;开放多变,让学生有灵活感;问题突现,让学生有兴趣感;动手实践,让学生有创新感。给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给一点权利,让他们去行驶。放放手吧,何必唱“独角戏”去讲课讲透,吃惯“细粮”的孩子又怎会有自觅食物的本领,又怎能长得健壮,让学生抛弃接受,远离忍受,从而走进享受,让潜能释放出来,思维动起来,灵感生发出来,课堂才会精彩起来。

 

参观杜郎口中学感受与思考

程恒忠

感受一: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信、自主、活泼、快乐。

感受二:杜郎口中学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因此,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没有心理压力。

思考:  这两天我专门研读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我很认同他们的做法。我认为杜郎口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很强,非常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还要具有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议:今年暑假期间,组织七年级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杜郎口教学模式”,将五中实验中学“五步教学法”与“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襄阳五中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选派骨干教师讲好“模式课”,确保七年级开学后正式采用。(或者:七年级平行分班后,确定两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纳“杜郎口教学模式一个学期后,根据情况再做决定)。

 

杜郎口展示课的启发与实践

孙俞

去年,我有幸去杜郎口参观学习,我感触颇大,也引发了我深深的反思,回来后,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上了一节杜郎口课堂展示课,现将自己的启发与实践方法与大家分享学习。

新时代的学生活泼、好动,知识面较广,新课标要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尽可能的还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积极探究、不断创新,找到了最适合他们学情的教育模式。

说实话,为了上这节展示课,我很纠结、也很彷徨,因为杜郎口的教育模式跟我以前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这节课以前,我采用的主要是老师授课,师生互动的模式去教学,主要还是老师去教。杜郎口的教育模式是要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学生去探究交流,得出规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我总有种不太放心的感觉,怕放手后学生们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但是,学校又要求去杜郎口的每个老师都准备一堂展示课,没办法,不管是学校交代的任务也好,是给其他老师示范也好,我都必须去咬牙上完这堂课。

如何上好这堂课呢?照搬杜郎口的教育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情,他们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授课,他们只需要做好笔记,听懂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课后再处理一些习题会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了。所以,想上好这节课就需要想办法去引导学生。在上这节课的前两天,我就已经把预习的任务布置给他们了,让他们利用自习时间预习教材,查资料,了解《变阻器》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与主要内容,并对难点、疑点作出讨论、交流。之后,我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导学案,学生结合导学案对本节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紧接着,我把班上分成了十个小组,让小组同学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进一步的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对本节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剩下的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平常我们讲课,即使学生积极性不是很高,但是我们老师仍然可以完整的上完一节课。但是上杜郎口的展示课,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我安排积极性高、表现欲强的学生当组长。接着,我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让小组之间互相比拼,采用小组竞赛打分制,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课堂上,我把讲台让给学生,给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也很乐意去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我重视实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小组每个人都乐于其中,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现在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强烈厌学的情绪,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因为他们没有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和自信。学生其实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如何去调动这些。其实,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即使你讲得再好、再有艺术,学生也会疲劳,厌学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效果如何呢?课后,我也找学生核实了教学效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很好,个别学生没有弄懂的也在努力的找其他学生探讨,因为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冯恩洪老师说过,一个老师上课内容学生如果都懂,说明他讲得太浅了,没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一个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学生都听不懂,说明他讲得太深了,没有了解学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去探究、大胆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杜郎口学习的实践与体会

杨治强

去年十二月初,我们在李校长、朱校长带领下一行十人冒风雪顶严寒驱车八百余公里,到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山东杜郎口参观学习。

我们通过考察、学习、研究,得出杜郎口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很多,像他们的课堂、校园文化,学习自信心的培养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课堂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他们主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彰显了学生的个性。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回来后,我和语文组的同仁进行充分交流探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很有必要在我校进行推广。在我准备和示范的过程中有一下几点体会:

1.他们的课堂要和我们的办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联系起来,把他们课堂的理念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关键性东西传承下来,但不可完全照搬。把全新的理念和我校先进办学理念结合起来,把活跃课堂和我们优秀学生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我校特色的创新课堂之路。

2.适应了原来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所以在我刚开始尝试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

1)学生讨论时,有时把握不好主问题,有了主问题又不会很好的跟进。导致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不够深、不够透。

2)学生在合作中会有一些新鲜之感,讨论时不能专注,有说话之嫌。

3)展示时,学生不够大胆、洒脱,不能立即吸引全体学生成为课堂的亮点和中心。导致课堂吸引人的力度不够。

4)学生还没有很好的处理好预习――讨论――展示――巩固之间的关系,导致课堂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探索之路永无止境,我将积雪加大力量去研究,把这种教学模式探索下去,一直走下去,力争让杜郎口模式的这棵“老树”在我校发扬、扩展、结出“新枝”,暂时的不适应和效果不明显不能阻挡我们探索改革之路,我愿为之努力走下去。

 

杜郎口学习启示与实践

有幸亲身感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的,课堂精彩,由我主宰,你争我辩,活力无限;学着乐,乐着学,我的课堂,我把握。

本次学习活动学校非常重视,要求把学习到的杜郎口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讲一节展示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效果还很好,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杜郎口中学考察感受

陈晓东

一、考察前:

2000年初通过媒体报道知道这所特色鲜明的学校,感觉新鲜,有创意,甚至搞笑,以后慢慢就忘了。2006年江苏“洋思中学”校长到温州作报告,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有想起了杜郎口中学。去年年底学校决定组织备课组长到杜郎口中学考察,心里确实有些兴奋,终于有机会一看庐山真面目

二、考察中:“杜郎口中学”听课感受

1. 教师无事可干,也就说了那么几句“杜郎口”式的英语,可是学生们都很忙碌,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像事先“彩排”好了似的;感觉这种模式似乎有点在“开玩笑”。

2. 学生书写快速、整洁、美观,比大多数老师的板书还要漂亮。

3. 学生形象、气质颇佳,很大气,根本不像一个小乡镇中学的学生。

4. 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特别是学习小组的组长非常关键,是“杜郎口模式”课堂教学的最关键。

5. 学生、老师的语音、语调都很不规范,口语更不要说,听力怎么解决?后来才知道他们每周还有一节听力课。

6. 很多知识问题在小组讨论解决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三、考察后

(一)“杜郎口中学”听课后思考

1. 感觉我们现在的“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模式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可以适当借鉴杜郎口中学的做法。

2. 教师课前、课后工作量很大,如果这样做负担更重,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吗?。

3. 学习小组的组长太关键了,他们完全起到了九个老师的作用。

4. 自己用这种模式教学太麻烦了,也不利于优等生的培养。

5. 杜郎口中学的班级管理、教研管理、年级管理等很值得我们借鉴,甚至是借用。学校应组织班主任、年级主任、各处室领导到杜郎口中学参观考察。

()准备“杜郎口模式观摩课

1. 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完全采用“杜郎口模式讲一节观摩课。

2. 先给学生们介绍“杜郎口模式课堂的教学过程。

3. 把学生分成九个学习小组,选定组长并对组长进行培训,明确各自的任务,并未事先进行知识讲解,要求他们一定要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想办法解决,并且在讨论时定出批改、讲解人。

(三、)课后反思:

1. 锻炼了学生,也锻炼了自己。学生们的表现尤其是几个组长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以至于很多听课老师以为我们事先“彩排”过。

2. 天下无难事,只是怕麻烦。

去年从杜郎口中学考察回来就应该讲观摩课,可是嫌麻烦,自己给自己找了种种理由,一直拖到这个学期,学校要求以后还在想用什么课堂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讲完课以后发现还行呀,也没那么复杂,还是要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

3. 课前的准备很重要。

杜郎口模式课前的准备是关键,课前准备的关键是组织学生准备(预习)。如果做好了,课堂效率的确高。

4. 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给其他小组或教师解答。

5. 杜郎口模式的教学效果应该是超出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没有实践,只能是推测。还有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解决很多旧式的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6. 杜郎口模式课堂教学的开展实施必须是学校行为。

学校要推广或实施杜郎口中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务必要慎重。它涉及到教研、教学管理、教师考评、学生管理、家长和社会理解支持、应试等一系列问题。

以上是目前对2011年杜郎口中学考察的感受,我想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思考体会和大家分享。

 


 
  • 版权所有:襄阳五中附属初级中学    |    鄂ICP备202100169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69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