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实验中学陈竹君老师谈语文中考
- 2020-03-26
- 点击:4059
- 发布者:wuzhong
提升素养 重视阅读 关注疫情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陈竹君老师谈语文中考
襄阳市2020年《中考说明》已公布,作为中考命题的风向标,《中考说明》明确了中考命题依据、考试范围、形式和要求。分析《中考说明》,一些老师认为,今年中考命题总体保持平稳。语文等科目内容有微调。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陈竹君老师谈语文中考——《提升素养 重视阅读 关注疫情》:
今年中考是部编教材在我市全面推行使用后的第二年中考,在《2020中考说明》中,从命题要求上特别提出,“试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今语文中考,光靠死记硬背,临考突击肯定是不能拿到高分的,必须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感等具有感受和体验的能力,并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视野。
当然,能力的提升还是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上,今年延续去年的改革,在积累与运用中继续考察“文学文化常识”“语法”“”修辞”等多个知识点,考课外单篇文言文,这要求我们必须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落实,并善于总结归纳,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此外,特别值得考生关注的是,今年的中考在考试时间、试卷结构、分值及题型设计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考试时间由以前的120分钟增加至150分钟,诗文默写题从8分减为7分,内容涉及了古诗词(曲)、文言文、现代文,注意会背诵不等于会默写,所以诗文默写一定要在不写错别字上下工夫。口语交际题增加了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名著阅读不再作为积累与运用的一部分,而是放在第三部分“阅读与欣赏”中考察,并由4分增加至6分,试题增加了对内容情节的主观解读解答,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为主。学生平常要在课外阅读名著方面多下工夫,注重积累名著常识、基本内容,注意体会和感悟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等。从这一题目分值的不断增加就可看出新教材对学生读名著,特别是“读整本书”的要求,不再是背背书上的知识点就能高枕无忧了。此外,今年中考说明上要求阅读的篇目有16部,较去年删去了《聊斋志异》和《格列佛游记》。文言文阅读中的第二题由以前的句内朗读节奏的划分变为句子停顿及节奏划分,也就是还要根据语意和语法结构划分句读停顿。最大的变化是现代文阅读,由“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变化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分值分别为10分、7分、8分。这是我市语文中考第一次三种文体同时考察,因此阅读训练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定要常抓不懈,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正值疫情期间,今年的初三孩子们居家用网课学习的方式复习备考,建议大家在语文的学习中仍然要重视听说读写,特别要像在教室上课一样大声读书、用心背诵,强化语感训练。利用在家学习的零碎时间坚持阅读,包括名著、日常读物,关注身边不同人群的说话方式,保持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洞察力,通过饱览群书强化语感,从而可以在阅读中高效快速地抓住文字中表达的信息,领会情感和意境,甚至捕捉到言外之意。在阅读时遇到有感觉的文字时可以去模仿,去学习,将作品中的内容、手法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素材库,才能在需要调用知识的时候信手拈来。坚持写作,一周写一篇作文,每天都可有一段不限字数的练笔,无论是对事物的描摹、对情景的描述、对事件的评论还是对情感的倾诉,这种美的创作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巨大的滋养,也可以丰富我们脑海中的源头活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语文素养也正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得以形成。
最后,预计语文的部分考试内容会与疫情有关,建议同学们多看新闻,与时俱进,摘抄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抗疫英雄逆向而行的感人事迹,摘抄和大国力量、多难兴邦、中国速度、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各地驰援以及国际互助等热点话题有关的评论性文章,和冠状病毒、自我防护、疫苗研发、传染病防治有关的科普类文章,也可以积累一些能够彰显战疫正能量的格言佳句、古代诗文。
-
电话:0710-3553335
地址:襄阳市襄城区积仓街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