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襄阳市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5月14日下午,襄阳市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襄阳、荆门、荆州、孝感、宜昌、十堰、恩施、黄冈等地市的150名中学校长、骨干教师齐聚大成馆报告厅,交流个性化教学应用经验和实战技巧,剖析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助推区域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创新教育体系。


 
       襄阳市教科室主任李茂炽,襄城区教研室主任胡启胜,荆州市沙市区教育局装备中心主任张鸿翔,沙市区教科院副院长董涛,襄阳五中实验中学总支书记、校长杨立军,副书记马德军,副校长陈菊萍、齐特、杨治强、张雪晴,教导主任何朝华,科大讯飞知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洋、科大讯飞湖北大区校园客户总监吴睿等出席活动。


 
共性兼容个性,试卷讲评课也可以妙趣横生
 
     “我的问题是把6写得太像b了,结果后面全错了……”面对着投屏上的一道“共性错题”,两名学生主动“坦白”做错的原因,得到数学老师郑琳琳的肯定和鼓励。
       活动伊始,七年级13班的50名学生在郑老师的带领下,给全场嘉宾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周测讲评课。展示数据、发现问题、激发评论、解决共性问题、解决个性问题……郑老师循循善诱,点拨引导,同学们积极配合,举一反三,传统教学里总是“低气压”的试卷讲评课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显得意趣盎然,颇具活力。

 
我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郑琳琳老师讲课中

教育改革,互联网+教育不是“新瓶装旧酒”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跃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全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强烈。
     “创新人才从哪里来?校园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主战场。”襄阳市教科室主任李茂炽在欢迎辞中指出,现阶段襄阳市已经有多所学校引入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手册进入学校得到了常态化应用。针对作业及考试开展的过程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为教学和考试瞄准了方向,帮助老师初步实现了自主决策、科学指导、精准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设定和完成。
       纵览襄阳市近年来高考各项指标,襄阳市稳居湖北第一方阵,不断形成襄阳经验、襄阳范本和襄阳模式。面对丰硕成果,作为襄阳教育干线的“老兵”,李茂炽依然保持着清醒,他认为,目前襄阳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有些学校设备采购了,产品用了,课堂看起来也很科技、很智慧,但实际上浅尝辄止,部分老师只是把智能技术当成一个“高大上”的“瓶子”,把陈旧的教学理念和习惯“灌”进去”,用“新瓶装旧酒”。再比如说做题,部分学校过去是“人工题海战术”,现在是“智能题海战术。”
       李茂炽强调,智慧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在于用新的技术助推教学转型和教育改革。大数据精准化教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要囊括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及学校的智能化教学管理的实践。

 
襄阳市教科室主任李茂炽
 
       襄城区教研室的胡启胜主任也是一位资深教育者和管理者。90年代末期,他就已经尝试把统计学当中的数据分析运用到对学生成绩的客观分析上来,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培优”管理机制,用数据说话,使得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具有潜力的“学中生”“学弱生”,从而因材施教。
       胡主任对大数据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化融合提出期许:“期待基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在保证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能够协调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项目化学习,尝试体验式、探究式等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式学习。”

 
襄城区教研室主任胡启胜

数据把脉,“三必”原则敲定个性化教学流程
 
       在经验分享环节,襄阳五中实验中学校长杨立军热情分享了学校精准教学的覆盖情况。
       自2018年开始,五中实验中学将各年级多学科测试卷经扫描进入系统,到现在已经构建了较为丰富的学情大数据体系。通过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对考情、学情进行数据把脉,及时调整教学,开展课前高效备课、课中精准讲评、课后布置个性化作业练习……这一套流程在学校已成为常态。为了形成完善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应用实施流程,学校遵循“必发”“必做”“必查”的“三必”原则,规定一场考试全流程的闭环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落实减负增效,因材施教。


党总支书记 校长杨立军讲话中
 
       物理教研组长唐少波老师也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认为,个性化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队伍也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资料库和学习库。


我校物理教研组组长唐少波分享经验

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大数据技术精准助力
 
       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科技企业合作,携手探索互联网+教育。那么,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是如何将帮助师生实现“精准教、个性学和科学育”的呢?
       科大讯飞知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洋解答了与会嘉宾的疑问。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个性化教与学,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是资源适配,通过过程化的数据,整合学科领域知识,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资源推荐,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第二层就是支撑、承接这些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教学策略——智慧课堂和个性化学习手册产品的开发和运用。


科大讯飞知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洋
 
       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对联考、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测、作业的过程化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后,让教学行为、资源质量、薄弱学情可视化。以评促教,拉齐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教研,强化教学管理;以评促学,滚动补偿练习,巩固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让学生愉快生活、健康成长,让家长放手干事业、放心去休闲,让教师圆梦学生、成就自己”——这是襄阳五中实验中学的办学使命,也是一百多名一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齐聚襄阳的原因。
       推行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老师、家长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科技类企业都能参与进来,一起去完成自我的修炼和成长。

 
       现如今,湖北省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踏上了减负增效、因材施教的教育改革道路。今后,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将更多地与兄弟学校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探索出一条推行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 版权所有:襄阳五中附属初级中学    |    鄂ICP备202100169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69002000005号